賈玲宣布減肥100斤,近照顏值逆天,我卻笑不出來 Loading...
資訊  斜杠先生  2023-06-22
01

2023年已經過半,明年新春檔的電影也正在籌備著。

這一次賈玲也將帶著自己的新作品回歸新年熒幕。

然而,得知此事的網友卻為她捏了一把汗。

前兩天,賈玲新電影《熱辣滾燙》的攝影指導一句話將整個劇組送上熱搜。

他在採訪中透露,為了角色呈現,賈玲需要減重整整100斤!



消息曝光后,網上一片嘩然。

大部分網友對賈玲的健康表示擔憂,找替身、換演員等各類花式勸告齊上陣。



全網幾乎都在質疑短期迅速減重的健康性和科學性,一些醫生也發文稱需要警惕其中危害。

但其實,賈玲的減重計劃並非一蹴而就,而是長達一年的持久戰。

劇組透露,目前整個劇組都在休息,只為給賈玲更充足的時間。

而賈玲也不負眾望早早地就開始了減肥之路。

3月網友線下偶遇賈玲,發出的路透中就發現她明顯瘦了。

前段時間,張小斐也曬出幾張與賈玲的合影。



照片中,不管是正臉還是背影都不難看出她的減肥已見成效。

不僅有了腰身,就連雙下巴都消失了,與之前判若倆人。

當時還有人將她過去的照片加以對比,推測她已經瘦了接近40斤!

而她的滿面紅光也透露著「我很健康」的訊號,暫且可以打消網友的些許顧慮。

但爭議之外,又出現了另一種聲音——

賈玲的減肥,究竟有沒有必要?

02

這就不得不聊聊電影原版《百元之戀》。

據悉,賈玲飾演的角色本是邋遢、自怨自艾的超重胖妞,在練習拳擊暴瘦后一點點找回對生活的希望。

她的減重不僅僅是形象改變,更是主角的人生走到低谷后開始向上的轉折。

堪稱整部電影的點睛之筆,也是演員演技的高光時刻。



這絕不是輕飄飄一句「換個演員」就能解決的事。

身材精瘦的女藝人不少,其中長相喜人的演員也眾多。

可要符合條件,又怎是一個瘦字了得。

演好一個角色,除了身材,還要有演員的演技與整體的觀感相輔相成。

賈玲的選擇,不是大眾對演員的苛刻要求,而是演員對角色的尊重。

既然從事這個職業,拿著比起絕大部分人都高的薪酬,就應當交出足夠滿意的作品。

作為一個演員,敬業與熱愛體現在他們的行動中。

還記得曾經的文藝片男主秦昊嗎?

為了演出新角色的中年頹廢感,他不顧形象直接增肥20斤。

那個稜角分明、帥氣挺拔的秦昊不見了。

取而代之的,是一個腆著發福的肚子、滿臉肥肉、頭髮稀疏的中年油膩男。



這些固然可以通過妝造和後期特效實現,但作為合格的演員,會更希望自己成為角色本人。

就像愛戲如命的成龍。

在那些經典的影片中,飛檐走壁、跑酷跳樓,再難的鏡頭成龍都拒絕替身,堅持自己上。



因為他並不是在飾演某個角色,而是努力成為那些人物。

如今,他全身受傷的部位多達幾十處,可在拍戲時仍然會說「我直接摔」。

他總是不在意那些傷痛和榮光,真摯坦誠,滿滿的都是對電影、對觀眾的熱愛。



不止是男演員,我們熟知的許多女演員也曾為演戲竭盡心力。

剛獲得華表獎影后的任素汐就是其中之一。

她主演的一部影片在黃沙漫天的沙漠取景,期間地表溫度一度高達60℃。

而任素汐就在這極端環境中,與無數蜥蜴、蚊蟲共存,摸爬滾打好幾個月,呈現出一個穿越無人區飽經風霜的真實人物。



不苦嗎?當然苦。

但為了拍戲,為了角色,她都能堅持克服。

還有如今走到哪都被人戲稱一句「皇後娘娘」的蔡少芬。

當有些演員懷孕直接進組養胎時,身懷六甲的蔡少芬,腳踩花盆底鞋連軸轉拍戲。

期間,她完成了大量哭戲、推搡戲,即使語言不符也會一字不落地念對台詞,最終成就了「宜修」這個經典角色。



尊重機會、尊重角色、尊重觀眾,這樣的演員,怎麼不值得珍惜呢!

我無意鼓吹演員為了角色而置健康安危於不顧。

換角色、找替身等方式也的確是個討巧的方法。

可想起這些戲骨的經歷時,還是不禁為如今的演藝圈感到唏噓。

我們不得不承認,時代真的變了。

03

這兩年,伴隨著一眾明星的接連翻車,「內娛完了」這句話也不斷被網友提及,廣為傳播。

它不僅僅是一句自嘲,更是一種悲哀。

如今,賈玲這樣的好演員逐漸成為稀缺資源,對演員的要求也在持續突破下線。

我們看到越來越多面癱式演技和小學生讀課文般的念白。

有些主角站在那,你甚至分不清他到底是活人還是AI。

他們的感知永遠不以對手戲演員的改變為轉移,分明同框卻演出了一副不在同一個圖層的割裂感。

有的是面癱,有的則是整個身體都像僵化的木頭,完全失真。

要不是一次微微頷首,真的很難不懷疑他的確在呼吸、在聽、在看。

連一個人都演不活,他們又怎麼可能盡心塑造角色呢?

還記得成龍曾公開吐槽過一個合作的演員。

對方突然在片場高聲大叫,吵鬧著收工休息。

七八個工作人員圍過去噓寒問暖,一看,就只是手上扎了個小刺。



多大點事啊?

離譜的是,這位演員還被緊急送往醫院處理傷口。

這怕是還沒到醫院傷口就癒合了吧!

他們受了一點點皮外傷,就必須停工休息,絲毫沒有對角色的敬畏心。

可笑的是,只要進步了一點點,相關的熱搜話題就開始滿天飛。



甚至有些話題都像是公司急著造勢打包買的。

那些急功近利的聲音,淹沒了追求專業的吶喊。

從以前的只有演技夠好才有機會出頭,慢慢地只要是個名人都能演戲。

偶像、歌手、網紅……跨行業的「演員」越來越多。

你要是問,表演得怎麼樣?

粉絲只會用滿屏的誇張表情讚歎一句,哥哥真的很努力。

熱搜則會用頻繁登頂的詞條告訴你,他是個好演員。

一套組合拳打下來,似乎他們的演技真的很驚艷世人。

但我只想借用那英老師的一句話來回答——

「隔行如隔山,這很難評。」



面對那些或吹鼻子瞪眼、或呆若木雞的表情體態,或含糊不清、或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的台詞功底,還有被刻進DNA的公式化表演方式。

憑他們吹得天花亂墜,也恕我無法打心底里誇一句「演得好」。

評價標準嚴重降級之下,還衍生出一系列「偽敬業」行為。

如今演員的身體究竟有多麼嬌貴呢?

就連拍戲時不用替身,都值得買個熱搜盛讚一句「好敬業」。



演員不用配音也被誇讚「敬業」,背台詞從准入門檻變成了業務能力的天花板。

甚至作品原聲率都能成為吹噓的實績。



不背台詞,這不就相當於煮飯不加水、出門不穿衣服、上戰場不帶槍嗎?

最離譜的是,就連準時竟然也成為了演員的最高美德之一。

這些本該演員專業之內的事情,變成一幕幕荒唐。

04

他們哪裡是演員,根本就是一群養尊處優的明星。

即使出演幾部戲,但缺乏基本素養的他們始終算不上合格的演員。

畢竟,演員從來都不是妝造和熱搜堆疊起來的,好作品也並非從炫技里製造出來的。



真誠對待表演,真誠對待作品,才是他們成功的唯一答案。

儘管營銷可以引導方向,粉絲可以強捧尬吹,可這終究不是一場獨角戲。

自稱演員的他們需要流量,更需要韭菜。

但被當作「韭菜」的觀眾們,仍然有選擇的權利。

我們無法決定一個明星的成功失敗,至少可以選擇拂袖而去,將目光投向那些德藝雙馨的演員。

希望「賈玲們」對演戲的尊重和熱愛能夠叫醒一些執迷不悟的明星。

同時也期待中國票房第一的女導演賈玲,帶著新的驚喜回歸!